首页 行业华体会平台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能源信息  中国华体会平台 >> 能源信息 >> 能源财经 >> 正文
英国储能专家:中国企业迎来进军储能行业好时机
来源:能源频道 时间:2012-6-20 14:51:08 用手机浏览

  中新网6月20日电  随着夏季用电高峰期的到来,关于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入网和储能话题再一次成为业内讨论焦点。自“储能”被写入“十二五”《纲要》后,其在国内的发展日渐走入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发展规划中。近日,英国伯明翰大学副校长理查德•威廉姆斯(Richard Williams)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能源频道专访时表示,虽然转型的成本很高,但现在却是中国企业进军储能行业最好的时机。
 

  “看天吃饭”的风能和太阳能时有时无,如果直接入网,对电网冲击很大。但如果有很好的科技手段,将这些电能储蓄起来,就可以解决能源短缺,又不会造成浪费。近年来饱受“并网”之苦的风电和光伏产业或将因储能技术日臻成熟而解决发展瓶颈,储能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波动性问题。储能产业因为投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目前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尚不是成熟产业。

  “我们并没有把能源储备放在实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很好地生产出能源,但并不能很好地储存能源。”理查德教授说,消费者和生产能源系统的基地,需要能源储蓄来链接起来。理查德说,大坝就是一个很好的储能方式,当不需要水的时候,把水储存起来,需要水的时候,再把储存起来的水释放出来。“电池和大坝有着同样的作用。”

  理查德本次来中国,一方面是参加在广州和北京等地的储能会议,另一方面是代表伯明翰大学和中科院探讨储能科研的相关项目。

  理查德说:“现在看,电池价格昂贵,很麻烦、很耗时、很重,所以,需要非常有竞争力的科技来建设、推动储能行业的发展。”在将来提高电池的重复利用率、增加电池的可容性、降低成本、解决好回收问题,给予电池第二次、第三次的生命,这都是我们需要去解决的问题。

  “储能在未来会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但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理查德说,任何结构转型的成本都非常高,但如果现在不进行转型建设,将来可能花费比现在十倍还多的代价去偿还现在的欠债。

  理查德表示,每项技术在发展的早期都会有一定的风险,但如果企业在储能方面进行投资的话,商业回报率还是挺大的。理查德说,如果投资储能可以盈利,对投资者自然是好的,但如果前期投资暂时没有得到汇报,那可以进行长线投资。“现在对公司、对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机会。”(中新网能源频道)

  相关链接:储能被写入“十二五”《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三节“加强能源输送通道建设”中明确指出:适应大规模跨区输电和新能源发电并网的要求,加快现代电网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西电东送规模,完善区域主干电网,发展特高压等大容量、高效率、远距离先进输电技术,依托信息、控制和储能等先进技术,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切实加强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增强电网优化配置电力能力和供电可靠性。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没有相关文章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网站合作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金融服务
项目对接
技术推广
最新活动
邮件订阅
中国华体会平台致力于打造节能领域最高效的技术、项目、资金一站式服务平台。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备1201188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