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华体会平台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能源信息  中国华体会平台 >> 能源信息 >> 太 阳 能 >> 正文
光伏产业整合期或将来临 需多重力量促发展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1-7-7 20:19:19 用手机浏览

  2011年以来,受欧洲削减光伏补贴等消息影响,国内多晶硅和光伏组件价格大幅下降,出口量随之降低,光伏行业陷入持续低迷期。

  近年来,国内光伏产业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8年我国光伏产能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一。2010年国内光伏组件产量达到13GW,占全球产能的47.8%。目前中国光伏产业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产业链,掌握了包括太阳能电池制造、多晶硅生产等关键技术,设备和原材料国产化程度不断提高。在此过程中涌现出尚德、英利、晶澳等一批具备竞争力和知名度的企业。

  表面上光鲜的中国光伏产业背后其实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过于依赖国外市场、晶体硅核心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尚有差距、行业竞争加剧等问题。

  “今年在多方面因素影响下,整个行业陷入低迷,光伏产业正面临整合期。”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沈宏文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一是多晶硅价格下跌。多晶硅价格近两个月以来持续下跌,目前已经跌至50美元/公斤左右,为6年来最低价。二是光伏组件价格下跌。今年以来光伏组件价格累计跌幅超过30%,且有继续下跌趋势。三是库存增加。截至二季度末全球光伏组件库存已经达到8.6GW,创历史新高。国内光伏厂商的库存也在不断增加。四是出口减少。作为中国光伏企业最大市场的欧洲市场需求萎缩,直接导致国内光伏组件出口量下滑。

  国际研究机构IMS Research的研究报告预计,全球光伏电池组件的出货量将在今年下半年强劲反弹,不断下滑的组件价格是下半年需求重建的关键因素。

  行内人士认为今年下半年在南非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才是判断需求能否反弹的关键。如果在南非气候大会上,各国能够重新达成一致,那么光伏市场反弹可能就会比较强劲。如果各国依然是危机缠身,大家顾不上气候变化的问题,而且也没有什么重量级的人物出席会议,会议结束后也没有达成全球性的互相减排的目标,那么光伏产业下一步的整体发展就可能会受到影响。

  供求失衡的原因要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来看。从需求的角度来看,主要是由于欧洲国家光伏补贴政策发生变化,导致欧洲市场装机量下滑,直接影响了国内光伏企业的出口。从供给的角度来看,2010年光伏产业的繁荣造成大批企业进入光伏产业,光伏产能大幅上升,光伏组件产能面临过剩风险。这两方面因素相结合,导致光伏市场供求失衡。

  沈宏文认为,从政策方面来看,主要是通过政策扶持大力推动国内光伏市场的发展。当前国内光伏市场迟迟未能大规模启动,不利于带动国内光伏产业的良性发展。政府应当积极通过示范性工程的带动,促进光伏产业的发展。政府近日下发文件要求中央财政继续安排资金支持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这对于促进光伏产业的发展具有正面的意义。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主要是积极推动行业规范和行业准入制度的建立。当前国内光伏产业整体企业众多,良莠不齐,不利于提升光伏产业的整体竞争力。相关部门应当通过行业规范和准入制度提升行业准入门槛,促进光伏产业有序发展。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2014年底我国5000万人用上光伏电站
青海光伏产业“领跑”全国 累计发电突破百亿千瓦时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共同建设美丽新疆
新能源蓝图绘就政策刺激下民资迎进场良机
光伏发电让哈密的茫茫戈壁变得生机勃勃
2015年光伏将领跑新能源兼并重组
陕西省首个光伏产业示范园区今年发电7450万度
1-11月外商累计完成投资光伏产业1198.3亿元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网站合作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金融服务
项目对接
技术推广
最新活动
邮件订阅
中国华体会平台致力于打造节能领域最高效的技术、项目、资金一站式服务平台。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备1201188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