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华体会平台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行业华体会平台  中国华体会平台 >> 行业华体会平台 >> 行业要闻 >> 正文
总量控制盯紧印染行业 坚持节能减排无污染
来源:中国环境报 时间:2011-12-1 15:04:01 用手机浏览

  在印染行业产值占浙江省总产量53%和全国30%左右的绍兴市,管理减排工作已经开始实施。当地不仅把百余家印染企业集聚到工业园区统一管理,还积极开展在线监测,引入刷卡排污机制。

  今年3月~10月,绍兴市在市区为43家印染企业安装了用来计量污水排放的流量计,并在流量计上安装了IC卡。IC卡内记录着企业的排污指标总量,一旦接近超标线,电子阀门就会向企业和环保部门发出警报,总量用完后,监控装置就会自动关闭阀门,控制企业排放污水。

  此外,面对“十二五”如何控制行业新增产能的问题,陈志华说,预计“十二五”期间,行业的产能会低速增长,每年的增长速度在3%左右。与“十一五”期间产能每年超过10%的增长速度相比,3%的产能增长速度非常慢,行业内基本可以保持与现有产能平衡的状态,污染物排放的新增量也不会很大。

  是否该进行大规模产业转移?

  东部产业升级,中部适度承接,不主张向西部转移

  针对印染行业企业集聚度高的特点,也为了缓解高度集聚污染重的现状,《方案》中指出,坚持新改扩建项目实施跨区域调剂,由超环境容量的地区向环境容量富余的地区调配原则。

  陈志华也认识到,东部沿海地区印染行业多年来实现了快速发展,但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也日渐凸显,对当地的环境容量形成了较大的压力。对于行业高度集聚造成环境压力大的地区,是否应该进行大规模产业转移呢?

  对于印染行业来说,产业转移未必是最佳选择。陈志华说,说到产业转移和环境容量富裕的地区,人们往往首先想到中西部地区,在过去其他行业的调整中,向中西部转移也一直是趋势。但控制污染不是单纯的把产业转移到中西部等环境容量富余的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

  印染行业“十二五”期间的规划是:东部地区加速产业升级步伐,中部地区完善纺织产业制造体系,西部地区重点发展特色产业。

  东部地区应该依靠科技进步、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节能减排水平、实现产业升级。因为东部地区产业较为成熟和企业的规模化发展为产业升级提供了经济基础,所以应该走产业升级的道路。同时,控制发展模式,在不扩大产能的基础上适当压缩产能,以达到减少环境压力的目的。

  中部地区可以适度承接一部分转移过去的企业,如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水源丰富的地区。印染行业用水量大,这些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有产业发展的基础。产业适度转移到中部地区可以减轻东部的环境压力,目前也有这样的转移趋势。

  “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应该重点发展特色产业。”陈志华说。西部大部分地区缺水,印染行业用水量大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缺乏发展基础。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广东省全面推进绿色清洁生产工作
四川省能源领域推进价格市场化
“企业环境信用”助推节能减排
上海发布国内城市首份绿色交通年报
石油石化行业节能降耗形势解析
6项节能减排示范工程落地津冀
福建将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上半年高耗能用电大幅降低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中国华体会平台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备1600209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