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癌症的发生率逐年增长。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年新发癌症病例380.4万,每分钟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虽然癌症的临床治愈率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我们仍处于“谈癌色变”的时代。那么,当家人不幸罹患癌症,该不该告诉他呢?特别是对于希望出国看病的患者,知晓病情是一切的前提。
知情是患者的基本权利,但告知可以有技巧
一些家属可能会犹豫:该如何将病情告诉病人呢?如果直接告诉患者得了癌症的事实,不亚于晴天霹雳,担心可能会刺激病人,造成消极治疗甚至拒绝接受治疗;可如果选择隐瞒,又担心是否会让病人形成认知偏差,不配合治疗,影响治疗效果。到底该怎么做呢?
汉鼎好医友介绍,在美国,知情同意权是患者的一项基本权利,是为了保护患者的弱势地位而被提出来的。许多国人认为,对患者本人隐瞒真实病情才是对其真正的保护,很显然,这种做法与患者所拥有的基本权利是相矛盾的。在美国,医生必须向病人告知诊断结果,而且患者可以自己选择治疗方案,治疗依从性也会更好。这一点,是打算出国看病的患者家属必须注意的。
根据既往与癌症病人及其家属的交流经验,汉鼎好医友提倡将病情逐步告知患者。癌症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与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终日的恐惧、低沉、焦虑等负面情绪会影响人体内分泌及免疫功能,不利于疾病。调查显示,对病患隐瞒病情并没有实质性帮助,而选择逐步告知则有助于疾病的诊疗效果。通过逐步告知,可以让患者本身对自己的情况有更清晰的认识,对于目前所处的情况有更为科学理性的思考,能够配合医生的诊疗。
首先,我们可以先告知病人相应部位有了病变,长了肿块或新生物,需要住院进一步检查以确诊,这样可以让病人接受自己患病的现实。这时候,家属也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与心态,因为家属是病患最常接触的人,其表现会直接左右病患的情绪与思想,从而影响治疗过程与效果。在病人面前,请保持平稳乐观的心态,建立战胜癌症的信心,从而给病患积极的影响。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可以告知其得了疾病,但还需要进一步确诊,并且无论良恶性,均有治疗的办法。这个过程中,家属在与病人相处时,可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和暗示,比如可搜集尽可能全面的医疗相关信息,让病人对目前的医疗水平以及肿瘤有个清晰的认识,不至于盲目的相信或否定;同时,要让病患感受到有爱的力量在陪伴。
再过些时间,经过一系列准备之后,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机会告知其得了癌症,但积极治疗后可以达到满意的疗效。经过前期准备后,绝大多数病人是可以理解并接受自己病情的。这时候,家属应充当医生与病人之间的桥梁,认真听取医生对病情的介绍和诊疗方案,并积极配合治疗,努力在医患之间构筑起信任的关系,病人、家属、医生形成坚固的抗癌“铁三角”。
尽管因个体差异,同一种癌症病人的治疗情况可能千差万别。但学习国内外“抗癌达人”及家属的成功经验,再结合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告诉病人,能够树立患者战胜癌症的信心,更积极地配合治疗。
(汉鼎好医友中美远程会诊现场)
汉鼎好医友:远程会诊,海外医疗可以更普惠
在患者对病情有了全面认知后,选择去哪治疗成为新的问题。目前,中美在癌症治疗水平、理念及药物、设备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这直观地体现在癌症5年生存率上。中国癌症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约在30%,而美国约为70%~80%。因此,越来越多癌症患者寄希望于出国看病。
出国看病给许多疑难重症患者多了一重选择,但其经济、精力、时间门槛仍较高,大部分患者无法承受。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远程会诊这一平民化的海外医疗模式应运而生。
作为上市公司汉鼎宇佑(300300SZ)控股跨境医疗平台,汉鼎好医友已与200多家中国三甲医院共建“好医友国际医疗中心”,为患者提供了从线上会诊到线下治疗、随访的一站式闭环服务。患者最快只需24小时,即可预约到美国权威专家会诊,获取个性化治疗方案,并可在当地医院落地治疗,美国专家后续随访,实时跟进治疗情况。相较出国看病动辄上百万的花费,远程会诊是绝大多数患者都能承受得起的。只需花1%的钱,就能快速与美国权威医生“面对面”会诊。在汉鼎好医友的努力下,这项看似“高大上”服务在部分城市已纳入了当地医保,正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
经中美专家评估,确有必要时,再通过汉鼎好医友赴美转诊。待患者回国后,再返回当地医院与美国主诊医生远程随诊并接受后续治疗,有效解决了中美诊疗“断档”的痛点。
|